close

  馬年新春,一組來自借貸尋常人家的“走基層”報道,將成為我們呈現給讀者的一份獨特年禮。
  作為媒體人,“記錄”是天生的職責,製冰機價格到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去,感知最真實的新聞溫度,體會最深刻的新聞廣度,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使命。而這一次,我們要走入的,是在這座擁有1400萬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裡最為普通、最為平凡的尋常人家;我們要講述的,是他們在成都生活、奮鬥的瑣碎故事;我們想觸摸的,是他們堅持堅守、不曾放棄的平凡夢想。
  什麼是尋常人家?他們是凜冽的寒風中、高架橋上那一個佝僂著身影擦洗護欄的保潔員,是在不足30平方米的小書店里、飯菜由熱變冷卻忙製冰機維修得沒有時間吃一口的小老闆,是為70多個孩子擦拭鼻涕聽診體檢、回到家又陪2歲兒子玩“大灰狼和小白兔”游戲的兒童福利院醫師。他們的身影如此平凡,匆匆而過的你,也許連眼神都不會為他們駐留,但他們卻是這座城市裡最為廣泛的大眾,他們的喜怒哀樂、悲歡離合真實地刻印著成都的發展軌跡。
  去年以來,成都在世界舞臺頻放異彩,成功舉辦財富全球論壇和世界華商桃園二手餐飲設備大會,又被評為全國“新一線城市”的領銜城市,許許多多的創業者、從業者慕名而來,寫下或準備書寫與成都的生動故事。而這樣的故事,在這些年來,在這座城市,每天都在上演:它是女老闆李艷從“游商”到“坐商”的奮鬥,它是園林工人張啟學春節不值班就無聊的習慣。這些故事,普通而動人,朴素又充實,承載著一個個尋常人家平凡卻偉大的夢想。
  是的,這是一個蘊含夢想、放飛希望的時代,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“中國夢”。它是橋梁保潔員趙幫銀用凍紅的雙手撐起家庭重擔的自豪,它是老年龍燈隊主力劉曉蓉從“樂享”到“給予”的轉身,它是公交司機方太國在晚上9點闔家吃“年夜飯”的喜悅。這些夢想雖然平凡,但當這些普普通通的尋常人家,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拼搏、艱苦奮鬥時,所傳遞出的正能量卻足以讓人垂淚、動容。這些五光十色的夢想交織在一起,就構成了成都的“城市夢”,成為實現“中國夢”征途中融資那光彩奪目的珍珠。
 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尋常人,這座城市才有了生氣,有了發展的源動力。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尋常人家的生活、工作、學習,成都才會擁有如此五彩斑斕的成都故事。正是因為有著這些故事中蘊含的堅持、堅守、融入、自信、憧憬、期許,才構成了我們為之奮鬥的、集納了所有中國人平凡夢想,併為之奮鬥不息的“中國夢”。
  當我們將觸角伸到這些真實而平凡、卑微而尊敬、尋常而不普通的成都人,才能夠感受到我們新聞存在的必要;只有當我們的筆端走進基層、當我們的心靈走入尋常百姓家,一個個鮮活的尋常人、成都事、中國夢才能夠躍然紙上,才能夠讓你我感知、使你我激昂,最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一個個平凡的人們身上、平凡的故事當中、平凡的夢想之間閃耀,讓平凡而偉大的中國夢在千萬個你我他身上實現。
  我們認為,這就是新聞存在的真正價值!
  本報記者 王眉靈
  8年的動作重覆
  書寫美好生活的嚮往
  尋常人:趙幫銀
  身份:橋梁保潔員
  關鍵詞:堅守
  早春2月,乍暖還寒。新春的一場雪,讓一座城市,冷了許多。
  假如不是仔細留意,車窗外一抹橘紅色,會瞬間淹沒在車流中,沒有人會仔細留意,這抹“橘紅”的默默勞作。
  8時。交通早高峰即將到來。51歲的橋梁保潔員趙幫銀已經在紅星路跨線橋上整整待了1個多小時。單薄的衣衫外,一件安全警示背心,是令人熟悉而且尊敬的顏色。
  低頭、彎腰,遠遠望去,中年人整個身軀呈一個彎曲的“弓”字。極具張力。從左到右,從右到左,深藍色的抹布,順著用力的方向,有規律的,在明晃晃的欄桿上,有力移動。
  “這是我今天要保潔的第一座橋,雖然只有600多米,但是橋上隔離帶欄桿長度加起來有3公里,擦一遍就要3個小時!”迎著刺骨的風,趙幫銀一邊抹第一層欄桿,一邊說。長年室外的艱辛勞作,歲月已經過早地在中年人臉上留下印記。皺紋很深,笑容也很深。在道路維護所一干就是8年。8年來每天清晨6點出門,風裡來雨里去,在橋上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的重覆相同的動作。
  一擦一抹間,灰塵撲滿的欄桿,很快光亮。相伴的,是因為勞動強度大,而最多只能使用2個星期的抹布;相伴的,是一桶桶從清慢慢變渾濁的冷水;相伴的,是一雙早已被冷水凍得通紅,傷痕纍纍的手;相伴的,還有嚴寒,還有烈日……
  “在最冷的冬天,手是不聽使喚的,完全凍僵!”
  “在冷水裡,清洗抹布會更冷,有時候戴著手套,都取不下來!太冷了!”
  言語間,一輛快速而過的車,忽然帶倒了立在前方不遠處的安全錐形筒,這令我陡然心驚!
  “也不算太危險。”老趙笑答:“這是一份工作,肯定要幹下去。更莫說,家裡全靠了這份工作……”談起這份已經幹了8年的工作,中年人一咧嘴笑了。“再過一段時間,我們就能領到環衛工人的‘寒冬補貼’了。”“現在好了,雖然老伴還是一直沒工作,但兒子已經出息了,當上了家樂福的收銀員,生活比前些年好到哪裡去了!”
  車流深處。中年人一轉身,又開始著自己8年來堅持的重覆動作。
  小小的身影與滾滾車流,融為一體。這幅每日的尋常“畫捲”,在新年,在早春,刻畫進我深深的腦海……
  我曾問過,你這樣重覆簡單的擦拭動作,不覺得枯燥嗎?怎麼一干就是8年?老趙的回答朴實而真誠:“我乾習慣了,也不覺得多辛苦。每年冬天以後,我的這雙手全長滿了凍瘡,很痛,但都熬過來了!再說,有了這份收入,全家的生活就能維持下去,就能越過越好!”
  這是一個中年漢子,對工作、對家庭的堅守!望著滿臉皺紋,滿手是傷的老趙,我心裡更多的是尊敬。
  其實,要維持一座城市的正常運轉,每天和老趙一樣堅守在城市一線的城市管理者還有很多很多, 365天從未間斷。
  堅守。雖小,雖平凡,但卻是我們這座城市,最重要,最真實,最溫暖的力量。
  本報記者 康慶 攝影 朱大勇
  城市夢想
  從一個小書店里升起
  尋常人:李艷
  身份:慶雲南街16號書店老闆
  關鍵詞:融入
  2月14日,農曆元宵節。下午兩點過,當我來到慶雲南街16號文友書店時,老闆李艷才剛剛開始吃午飯。“今天去拿了貨,又弄了幾個過節的菜,午飯就晚了。”李艷笑著說,熱情地邀請我坐下。餐桌上,有魚有肉,還有香腸,家常,但很應景。餐桌就擺在店裡面稍空的一處地方,和家人圍坐在一起,有點擁擠,但很溫暖。
  一邊吃著飯,李艷一邊和我聊了起來。23歲從老家農村來到了成都,一晃就是21年,如今已經44歲的李艷在成都結了婚,生了孩子。雖然沒有成都戶口,但感覺已經是成都人。“當時沒想那麼多,就想到條件更好的大城市來生活。”李艷說,她到成都後的第一份工作是賣報。“賣報紙本錢少,門檻低。每天5點過起床去拿報紙,要送報還要到街上叫賣。”這份風裡來雨里去的辛苦工作,李艷一干就是好幾年。靠著賣報,她不僅在成都站穩了腳跟,還把妹妹帶到了成都打工。如今妹妹也在成都安了家。幾年後,李艷租下了門面,開起了書店,和妹妹一起打理。
  我和李艷在餐桌上的聊天不時被來買東西的顧客打斷,看來小店的生意還不錯,但李艷碗里的飯和菜卻很快變涼了。“已經習慣了,顧客第一嘛。”她告訴我,書店現在每天早上6點半開門,依然要送報;晚上要10點才會關門。“要是不去拿貨呢,就一直在店里坐著,每天要坐十幾個小時,現在我都有腰肌勞損了;去拿貨呢最惱火的就是搬書——書真的太重了!”
  雖然辛苦,但李艷還是很滿足:“開了鋪子還算穩定吧。”每月書店的收入除了自己和妹妹過日子、養孩子、買社保,還能存下些。兒子小付上大學了。“孩子從小學起就在這兒讀。這兒的條件啊老師啊啥的,比老家好。”“沒有因為是外來人員,孩子上學就多繳錢嗎?”我問。李艷說,只要拿著農民工子女用工合同,學校就不會多收錢。孩子在成都從小學讀到高中,都是和城裡的孩子繳一樣多的學費。現在李艷就住在店里,算是“前店後家”。走進李艷住的地方,只見地方雖然小了點,但是收拾得井井有條。“下一步就想攢錢買房,小一點的都行。”李艷說。
  “假如留在老家的話,可能還在種地。其實呢,在城裡生存,可能比在老家還辛苦些。”她喃喃自語道。收拾著桌子,她又開始張羅兒子準備後天報名要用的東西,臉上滿是喜悅。“兒子讀的是川大,選的電腦專業。”她驕傲地對我說……
  也許在一些“後來人”的眼裡,已經當老闆的李艷算是成功的了,但李艷嘴裡冒出的一句“其實也是掙的辛苦錢”,卻道出了個中的艱辛。21年來,在這個城市生存下來的各種苦,她都堅持下來了。這個只有30多平方米的小店,不僅承載著她和妹妹的事業,還有家庭,以至於希望。用李艷的話來說,她這個外地人,在社區和街辦的幫助下,靠著自己的打拼和辛勤付出,終於在成都站住了腳,融入了這個城市;而她的下一代因為她的選擇,而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受教育的機會,乃至於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  隨著成都經濟社會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這座城市,或進入工廠,或進入服務行業,或自主創業。這些新的“成都市民”和李艷一樣,懷揣著融入這座城市的夢想;對他們而言,這個夢想是清晰的,通過平凡的生活,辛勤的打拼就可能實現。在成都的街頭巷尾,這些心懷“城市夢想”的平凡的人們,正在圓夢的路上,打拼著。本報記者 袁弘 攝影 謝明剛
  工作習慣
  是對生活的一種詮釋
  尋常人:張啟學
  身份:土橋綠化工程三隊園林工人
  關鍵詞:習慣
  周六的早晨,天空剛剛泛白,當我來到位於土橋的綠化工程三隊生產基地時,園林工人張啟學和同一班組的同事們已經收拾好工具,準備乘車出發。“現在雖然天氣冷點,但是植物長得沒這麼快,修剪管護的工作量要小些。”在車上,張啟學打開話匣子和我聊了起來。今年50歲的他已經幹了10年的綠化管護,修剪樹枝、修整灌木、清除雜草、施肥打藥,都十分熟悉。昨天管護的街道綠化帶有啥特點、今天要做的小區修枝需要註意些什麼?只要問起工作,張啟學總是回答得滔滔不絕。
  車輛來到了東城根街,停在了綠化帶邊上。張啟學第一個拿著綠籬修剪機跳下了車,對中央綠化帶上的灌木進行修剪。笨重的機器,在他的手中看起來卻十分輕巧。他熟練地將鋸口平行移動、垂直移動,灌木周邊探出頭的枝丫被修剪得乾乾凈凈。當我提出想試試綠籬機時,他小心翼翼地把機器遞了過來:“小心拿穩,這個可有20來斤重哦。”我學著他的姿勢操作,可根本拿不穩機身,更別說控制鋸口的角度。他笑著拿過機身:“才開始我也跟你一樣,但現在我跟它可是十年老朋友了,熟悉得很。”
  東城根街大約1.5公里,整個管護過程持續了1個多小時,張啟學中間幾乎沒有休息。長時間的操作,他也會感到手臂的疲勞無力,就習慣性地甩兩下胳膊,再重新打開開關,開始推進。而每天他要這樣操作機器六七個小時。
  一邊操作手中的工具,張啟學繼續和我聊了起來。綠化管護工作的辛苦,不僅是勞動強度大,而且時間長。他說,他每個周末都要上班,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。由於城區樹木和綠化帶沖洗只能晚上進行,所以還常常值夜班,每次都從晚上九點上到第二天凌晨三點。今年春節大假,還從頭到尾值班。從大年初一開始,每一天他都自己騎著電瓶車巡視,看到綠化帶上有灌木枯枝或白色垃圾,他就立刻拿出工具來處理掉。
  我忍不住感嘆張啟學工作的辛苦,但他卻十分想得開。“好像現在也不覺得有啥辛苦的,我就覺得每天上班,心裡頭踏實。我幹了10年了,每年春節都值班,去巡查,早就習慣了。你要真叫我不值班了,我還不知道該咋個耍喲。”他笑著說……
  和談論工作時那頭頭是道的模樣相比,張啟學在說起自己家庭時卻是十分靦腆。從他的隻言片語中,我瞭解到他的妻子也是園林工人,在公園做綠化管護。家裡一個孩子也在上班了,另一個還在讀書。“對孩子們呢,我就希望他們以後也都能踏踏實實地乾好自己的工作。”張啟學淡然地說。
  在張啟學心中,工作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,成為一種習慣。這樣的習慣,是一個個不經意間的細節,它是把綠籬修剪機當做朋友的愉悅,它是甩甩胳膊又繼續修枝剪葉的動作,它是春節不值班就不知道咋個耍的心態,它是對自己孩子繼續好好工作的期許。……這種持之以恆的工作狀態本身,就是一個尋常成都人、尋常成都家庭的平常狀態,就是成都市民對生活的最平凡詮釋。而正是這樣千千萬萬個“張啟學”的習慣,為成都帶來了更加生態、綠色、宜居的城市環境,讓這座城市始終散髮出美麗的光彩。
  本報記者 餘書婷攝影 劉陽
  溫暖年夜飯
  承載著幸福生活的嚮往
  尋常人:方太國
  身份:二環路快速公交司機
  關鍵詞:溫暖
  1月30日,大年三十。晚上6點48分,35歲的二環路快速公交司機方太國拉著11名乘客行駛在二環快速路上。“最後一圈了,跑完就回家吃飯。”
  這是他當天的最後一趟車。7點20分左右,公交車行駛過羊西線十字路口,看著車窗外亮起的萬家燈火,方太國說,家裡的年夜飯肯定准備了他最愛吃的甜燒白。
  方太國的工作是每天在二環高架上跑三趟,每趟跑三圈。“這上面沒有紅綠燈,只需勻速前進。上面有幾個站,順序是什麼我都可以倒著背了。說實話,很枯燥。”
  7點59分,方太國駛出二環高架路後又來到十陵立交附近加氣。8點45分,方太國將車開回杉板橋公交站,在進行完例行檢查後,結束了一天的工作。“終於可以回家了,這個‘年’對我來說就是家。”
  我說開車搭他回家,他說還是騎自己的電瓶車回家,因為第二天是初一,如果不騎車回去,第二天一早出門時不好打車。方太國後來還是騎上電瓶車,回到了他租住在萬年場華潤二十四城的一套二的房子里。
  “回來了、回來了……”開門的是方太國的父親:“歡迎歡迎,人多才熱鬧嘛。”方父遞給我一支煙,香腸、腊肉、甜燒白、咸燒白、青筍燒雞、紅蘿蔔燒牛肉、木耳炒肉……餐桌上的十多個菜多已涼了。“馬上熱,我們都沒吃,等著他的。”說話間,方父一邊吩咐方妻先舀一碗熱雞湯出來。
  此時,方太國的兒子見有生人來,也顯得很是興奮。方家的父母很傳統,他們說,忙了一年,還是要回家吃個團圓飯。這頓飯方太國吃得很有滿足感,很有幸福感,或許就是因為忙活了一年,吃上了這一餐溫暖而又可口的年夜飯。
  方太國從遂寧來到這座城市已經5年,他上班時間要做的就是在二環路上開上三圈,然後休息一次。這是一份枯燥而又循環的工作。城市公交對這個城市而言是不可或缺的,在市民看來,方太國他們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  9點過,小區內漸漸開始有人放起了煙花,看著窗外的火樹銀花,方父感慨道,“前幾年都是太國回老家來,現在他在這裡有房子了,雖然是租的,也算是一個窩。成都這兩年交通發展快,他們待遇也在不斷提高,爭取過兩年先掙個首付,再把娃娃接過來。等我們老了也過來,一家人就團聚了。”
  和這個城市裡所有的外來務工人員一樣,方太國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。但他想要有自己的房,有了房之後,就能夠把兒子接來成都讀書,接受更好的教育。作為家裡的頂梁柱,他正在為此努力。他也深知,要想達到這個夢想,就得靠努力的工作,工作雖然累,但靠自己的雙手掙錢。懷揣著夢想,或許在三五年之後,方太國一家就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,在這座城市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小家。最重要的是,在這個城市的發展,讓他看到了希望;而這座城市,能夠讓他感覺到溫暖。
  本報記者 侯初初 攝影 馬丁
  生活的邊界
  在龍燈舞動中擴展
  尋常人:劉曉蓉
  身份:高新區石羊街道新園社區居民、龍燈隊主力成員
  關鍵詞:自信
  2月14日,元宵節。
  對高新區石羊街道新園社區居民劉曉蓉而言,今年的元宵節,顯得格外不同。這天,他們的龍燈隊將在轄區四個社區巡演,52歲的劉大姐,則是隊里的主力。
  劉大姐也算是見過“大場面”的人,從非遺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觀場,到民俗鬧春活動與世界500強老總面對面,所到之地,必是掌聲雷動。幾年裡,從非遺節開幕式,到武侯祠大廟會,再到全市送文化下鄉群眾文化活動周……劉曉蓉和她的龍燈隊,總是那檔壓軸的好戲。
  “早些年,在咱們村裡,我也參加舞龍表演,但隨著遷入農轉居社區,進了城,城裡人愛不愛看這樣的草根演出,我們最初也有些不自信。”劉大姐一邊說著,一邊整理著服裝道具,“這幾年,社區專門聘請了民俗導師給咱們授課,過去的‘草台班子’也成了專業民俗文化協會,見識多了,信心就足了。”
  對於元宵節這天的社區巡演,本應安之若素的劉曉蓉,卻是格外上心。
  “現在舞臺更大、更專業了,但那畢竟是在外頭,面對老街坊鄰居表演,感覺還是不一樣。”在劉曉蓉眼裡,這天的演出,更像是一次對自己民俗表演的“檢閱”,專業不專業,好看不好看,鄰裡街坊的中肯,那比啥都強。
  “先喝點稀飯,才八點鐘,時間來得及!”話音剛落,只見劉大姐的老公就把熱騰騰的米粥,遞給了準備收拾出門的她。
  “每次有演出,都是他主動包攬家務。”端過米粥,劉大姐一臉幸福地對我說。
  “她平時排練忙,外出表演也多,我就做好後勤。”甘願“退居二線”的劉大姐老公,一大早忙裡忙外,臉上卻寫滿了自豪,“同樣是舞,他們的專業素養,那和廣場壩壩舞,還是不一樣的!”
  上午十點,新北社區,元宵民俗鬧春活動準點鳴鑼。劉曉蓉參加的“雙龍戲珠”是壓軸,龍身周圍,數百人拿著手機、相機爭相記錄喝彩。
  舞龍群中,那個起承轉合絲絲入扣的身影,輕盈,且自信……
  生活是什麼?千人千種答案。從鄉村“草台班子”的能手,到上得大雅之堂的民俗表演家,對劉曉蓉而言,生活就是一種自信,是尋常百姓家尋常生活的精氣神,“生活條件好了,啥都不操心,要說願望,咱們去年演了十多場,今年爭取再多幾場,多展示我們成都人的民俗文化,那可是咱們成都的自信!”
 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城市的邊界越來越廣,諸如劉曉蓉這樣的農轉居家庭,由農村進入城市,從最初的“躡手躡腳”不自信,到日漸自信地融入城市發展的脈動之中,甚至把這種“樂享”,變為自信的“給予”,生活的邊界也隨之更加廣闊。這種由“受”到“施”的轉身,正是平凡家庭與城市同呼吸、共見證的一種無聲參與和認同。
  本報記者 繆琴 攝影 馬丁  (原標題:夢想在尋常人家的成都故事中閃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zpmdbnnz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